一家公司最可怕的事:只有战略
发布日期:2024-12-15 13:33 点击次数:169
2024快结束了,每家公司都会定战略。但很多人对战略存在误区。
比如:老板说,明年我们的战略就是要做到1个亿。怎么完成?如何执行,才能实现这个所谓的战略?根本不知道。高层也讲不清楚,下属也不理解。最后,一年快结束了,所有人都忘记了这件事。
所以很多时候,如果只有战略,但没有战术,根本无法落地,这样的“战略”就不是战略。
再比如,老板说,明年我们的战略如下,我们既要做到1个亿的营收,还要获得100万的客户,更要做到行业前五。
这是战略吗?不是,因为战略本身就是取舍,是舍九取一。
再比如,明年的战略是做到营收10亿,该怎么办?老板想到的方法就是,拆到4个季度,每个季度怎么干。这种按人头摊派任务的方式,叫目标分解,也不是战略。
所以,很多老板说自己的公司有战略,其实根本没有战略,所谓的战略,是一个目标,或者只是口号,其实都是“假的”。
那什么是战略呢?就是你要去向哪里,但不只是空喊,比如你要做到10个亿,在战略的背后,你还要进行解码,想清楚如何落地,最终实现它。
所以,真正的战略包含三个步骤:制定战略、战略解码、落地。
制定战略
战略是由使命、愿景驱动的,战略也是取舍,是舍九取一,就是说你要抛弃掉9个做1个。
战略回答的是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问题,是去做正确的事情。
那么,怎么判断哪些事情是正确的呢?
你可以从想做、可做和能做这三点去判断。
想做的事情:你的公司的使命、愿景是什么?能为客户创造什么价值?你想做成什么样的公司,想做多大,做到多强,是成为全国头部,还是成为世界500强?
可做的事情:不是你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可做的,有些事情从人性上来说是没法做的,有些事情从商业发展趋势上来说,也是不可做的。
能做的事情:你的核心优势是什么?你是财力雄厚,还是技术实力过硬?你能不能形成差异化,做到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?
这三件事情交集的部分,就是正确的事情,也是你战略生根的地方。
那么,如何确定自己可做的事情?如何找到自己的机会?我在《给老板的企业成功方程式》中教给了大家一个工具,就是战略五看:看趋势,找方向;看市场变化,找机会;看用户,找定位;看同行,找差距;看自己, SWOT分析。
又该如何判断什么是能做的事情,并且建立自己的优势?也有一个工具,就是波特五力模型。
第一个,规模优势,要看规模有没有带来成本领先。第二个,产品差异化优势,你的产品有没有满足差异化需求。第三个,技术领先优势,你的技术有没有壁垒。第四个,资金端优势。第五个,渠道优势,你有没有构建一个强大的销售渠道。
最终,你要通过战略研究部门,或者你的公司还很小,那么你自己要带头进行战略研究,来定下你的战略。
战略解码
有了战略之后,你还要通过战略共创会来进行战略解码。
核心就是你要将公司战略变成公司目标,再变成公司级策略。
所以战略共创会不是拆数字,也不是拆目标,而是拆关键策略。战略拆解,实际上是拆解CEO的OKR。
而战略共创会的目标,就是老板要和老板的N-1层和N-2层达成共识,只有他们真的认同战略,并且亲自参与拆解,才能理解。
通过拆解,你要让各个事业部知道,为了完成公司的战略,供应链要做什么,销售要做什么,品牌要做什么,渠道要做什么,人力要做什么,研发要做什么。你要一层层把它拆下去。
没有这样的拆解,下属是不会认同老板的做法的,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干,所以战略自然就没有办法执行。
在这个过程中,也有三个原则:
统一性原则。既要做到纵向统一,战略、目标、策略要一脉相承;也要做到横向统一,客户策略、产品策略、品牌策略、营销策略、销售策略、数字化策略、人力资源策略、财务策略、全球化策略九大策略要相互支撑。
差异化原则。不同的区域,策略不同;不同的平台,策略不同;不同的客户,策略不同;不同的产品,策略不同。
以假设为前提,以事实为依据。比如你这个部门,去年只干了1000万,今年你就决定要完成2个亿。是不可能做到的,所以要通过数据测算,做到逻辑自洽。
你拆解到每个事业部的子战略,这时候,再梳理出不同的业务流程,最后做KPI的设置,最终落到绩效层面。
落地
如何才能保证战略的落地?并且得到执行?就是你要再回到目标层面,将目标纵向往下拆解,从事业部拆解到各个部门,再拆解到小组,最终拆到每一个员工的KPI,并且达成共识。
那么如何拆目标,定KPI?我之前也讲到过,你要根据不同部门的业务流,在业务流找到它的关键指标。也就是真正重要的事情。
这一步也是非常难的,很多业务老大和管理者都做得不够好。
举一个例子,如果你管的是销售团队,你只考核GMV(交易额),并且销售根据交易额拿提成。
那么销售就会只冲着GMV去干,甚至会为了关单,做一些伤害客户的事。
比如你只考核拉新,就会有销售刷单。
他通过搞虚拟手机号刷单,他的目标完成得很好,他赚到了拉新奖金,对公司来说,表面上增长了几千个新客户,业绩也非常漂亮。
看似是皆大欢喜,实际上,对公司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。因为这些账号都是无效的, 根本不会有复购。
你看,你只考核拉新数据,他就不会管你的用户体验,不会管你是否真的增长,不会管业务是否健康,他只会关心能往自己兜里装多少钱,这就是人性。
所以,你定的关键指标既要有增长,也要保证业务的健康,还要保证客户体验。
这就要求你真的懂业务,知道如何从业务流中找到关键性的指标。
如果这些东西都不会做,最后很可能流于形式。
所以很多人批评KPI,但在我看来,KPI没有问题,出问题的是乱定KPI的人。
他们抓不到真正重要的关键性指标,所以就会导致基层员工要做的事情很多,但根本没有结果,甚至起到了反作用。
当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KPI后,如何才能保证他们执行到位?如何从管控到业务导向?又该如何找到中后台的价值?
因此,你还要有两个系统。
1.跟踪系统。目标设置的结束,是追过程的开始。你要建立数据仪表盘,根据仪表盘,每月、每周地去跟踪。在这个过程中,有人不会干的问题,你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辅导他们,最后要做复盘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个跟踪系统。
2.绩效系统。你要找到考核中后台的量化指标,如何解决吃大锅饭的问题?怎么样算做得好,怎么样做得不好。它的背后是要奖优罚劣,通过绩效系统,激发团队的执行力。并且不断提高团队的能力。
最后总结一下:如果你只有战略,那么也意味着没有战略。那么如何将战略落地?你要做好三件事:制定战略、战略解码、落地。